高架护栏灯眩光检测方法的探索

发布日期:2021-06-30 作者:刘锁龙 常州市城市照明管理处 浏览次数:
6226
核心提示:摘要:高架护栏灯由于安装高度较低,容易因眩光对驾乘人员产生视觉干扰,对其眩光参数的准确测量十分必要。本文对高架护栏灯产生的眩光、以及其阈值增量的测量计算方法进行了探索,介绍了一种通过车栽式道路照明眩光检测系统对高架护栏灯产生的眩光的测量方法,并对测量结果进行了分析和说明。希望为高架护栏灯眩光检测规范的制定提供参考。
护栏灯是一种安装在道路护栏内的道路用灯,通常以高压钠灯或LED灯等作为光源,以连续的护栏为载体,形成线性或近似线性的护栏灯带。护栏灯既可以作为车辆或行人引导性照明也可以作为夜景亮化照明,其安装的隐蔽性及良好的诱导性是其最大的优点,主要用于市区高架的出人口处,以引导车辆的安全行驶。
常州市区高架全长65.9km,主要有高架一期、高架二期、青洋路高架北延、机场路高架西延等4个路段。桥面匝道采用双侧对称布置嵌入式护栏灯,间距5m,光源配置为NG70W,共计16992套,最新竣工的机场路高架西延段嵌入式护栏灯采用了LED22W光源,共计1520套。其中高架一期和二期分别获得了金杯奖,青洋路高架北延获得了扬子杯,为市区的道路通畅和夜景照明发挥了积极的作用。但经过一段较长时间的使用与运行,我们发现护栏灯由于安装高度较低引发的问题也逐渐产生,如一些驾乘人员反映其存在较强眩光而对驾驶人员的视觉产生不良影响;由于车辆快速通过护栏灯对驾驶人员的视觉所产生的“频闪”效应也给正常驾驶带来视觉干扰。针对上述情况我们分别对护栏灯的眩光和“频闪”效应的检测方法和抑制手段开展了研究,本文主要将我们对护栏灯的眩光测量方法的探索结果与同行们共享。高架护栏灯的实景图如图1所示。

图1高架护栏灯的实景图
1 高架护栏灯产生眩光的原因及测量计算方法
不同于常规的路面路灯灯杆间隔30m左右,护栏灯的间隔通常在3~5m。尤其是因为护栏灯为低位照明灯,安装高度较低,其光源所产生的眩光正好处在驾乘人员的视觉圈内,在行驶过程中依次进入人的眼睛,密集的光源加上LED光源等的方向性强、亮度高,同时背景路面亮度较暗,容易因为眩光从而导致安全事故的发生,因此准确地测量护栏灯产生的眩光阈值增量显得尤为重要。

图2驾乘人员的视觉圈
依据GB/T38439 - 2019《室外照明干扰光测量规范》,利用现有的城市道路的非道路照明设施对驾驶员产生眩光的阈值增量的计算方法,可以对护栏灯照明所产生的失能眩光进行检测与计算,并可以得到眩光阈值增量的基本结果。
根据GB/T38439 - 2019,其城市道路的非道路照明设施所产生的眩光阈值增量的计算公式(1)为:
式中:TI-城市道路的非道路照明设施对机动车驾驶员产生干扰光的阈值增量;∑——待测照明装置贡献之和;θ-各待测照明装置与观测点连线和假定视线之间的夹角,用于计算的口单位为弧度,公式适用条件应为1.5度<0<60度;L-机动车道路面平均亮度,单位:cd/M2;k-常数,当0.05

? 中国智慧照明是中国照明网站中率先提供免费发布中国照明信息的网站:投稿邮箱:hbzm@hbzm.cn,审核通过后会免费发布。可以登录www.hbzm.cn注册企业网站,发布公司信息。关注公众号获取照明招标信息。照明协会、照明学会等照明组织的信息免费发布及在各大照明群免费推荐。欢迎各照明同仁能够多推荐照明微信群。三步免费获取中国智慧照明网pc端首页广告
[ 资讯搜索 ]
[ 加入收藏 ]
[ 告诉好友 ]
[ 打印本文 ]
[ 违规举报 ]
[ 关闭窗口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