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别山民俗:灯节里的试灯、正灯、送灯、玩灯_资讯_智慧照明网|中国照明行业专注智慧照明的网站手机版
照明文化
大别山民俗:灯节里的试灯、正灯、送灯、玩灯
2017-02-12 23:07  点击:3200   作者:中国照明人
核心提示:在大别山区,灯节的概念不是指正月十五的当天,而是指正月十五前后的一段时间,甚至延续到整个正月底。正月十三为试灯,十四是正灯,十五送灯,十六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是玩灯。故此,才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

正月十五是元宵节,也叫灯节。

在大别山区,灯节的概念不是指正月十五的当天,而是指正月十五前后的一段时间,甚至延续到整个正月底。正月十三为试灯,十四是正灯,十五送灯,十六及其以后的一段时间里是玩灯。故此,才有“正月十五大似年”的说法。

扎灯笼

正月十三前,各家各户的灯笼要准备好。制作灯笼,当地方言叫扎灯笼。各式各样的灯笼,大多是家庭自己制作,也有在市场上购置的。灯笼的制作和选择要追新求异、别出心裁。一年一度的灯笼,是一个家庭的经济、文化、价值观的体现。

无论是自制还是购买的灯笼,在结构材料上,大体可以分为纸质的,麻杆的,竹篾的。纸质的灯笼可以折叠,便于携带,但不够牢固;麻杆的灯笼制作方便,甚至是人人都会扎,一般都是方正形的;竹篾的灯笼,就需要专业篾匠了,竹篾的灯笼不仅牢固,更重要的,每个灯笼都是一个艺术品,在形式上有兔子、小狗、小猪等各式各样,一般采用十二属相的动物。也有扎成元宝、儿童、寿星等形式的。在大别山,扎灯笼,也是一场晒工艺。

灯笼的骨架扎好后,表面还要贴上透明的皮纸,根据灯笼骨架的形状,选择不同颜色的皮纸,纸要贴的平展,不能有缝隙。这便是第二道工序了。

在就是在灯笼的表面上作画了,这可是文化人做的事。小时后,村里缺少文化人,我们这些小学生,便承担了这个任务。那时候,我便是最忙的了。

灯笼做好了,还要有灯笼架。灯笼架是有一块小碗口大小的木板,串上铁丝,然后挂在一根棍子上。那木板叫灯笼板,是来放置蜡烛或者煤油灯的。灯笼棍也是很讲究的,有的是用竹棍;也有更讲究的是用枣刺木棍,天然的红色,古朴光滑。

把灯笼串到灯架上,点燃灯板上的灯,就是完整意义的打灯笼了。大别山老家叫做打灯灯。

试灯

正月十三的夜晚是试灯。顾名思义,就是灯笼都准备好了,试试的意思。夜幕时,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要点亮灯,门楼上插上灯笼,小孩子打着灯笼在室外村子里去转转。因为是试灯,所以在睡觉前,家里的灯可以都熄灭。

正灯

正月十四的夜晚是正灯。这天的夜里,家里的每个房间,都要点亮灯,只要有门的地方,就为一个房间;大门和堂屋的门楼上要高高挂起灯笼。家庭的供桌上也要燃上香。香可以烧两三遍,但灯要一直亮到天亮。孩子们可以成群结队地打着灯笼到外面去玩耍,晒灯,看谁的灯灯好看,看谁的灯灯最亮。

送灯

正月十五的夜晚是送灯,也叫散灯。就是给自家已去世的祖先的坟头山插上灯。这种灯不同于灯笼,叫裤腰灯,是用纸粘成一个圆筒,在地上插上几支竹签,将纸筒套在竹签上,再在纸筒内点上蜡烛。纸筒,有红的,绿的,黄的,白的这些颜色。这些年市场已经出现了塑料的圆筒,上面还印制有相关的文字,更能烘托出一种思念的气氛。如此相关的产业也应运而生。

送灯除了插灯之外,还有在坟墓前烧纸、插香,燃放炮竹;燃放的爆竹,越响越好,越多越好。

给祖坟送灯,具体每个坟墓送多少个,没有统一的规定,一般是凭自家的习惯。除了给自家祖先的坟墓前送灯外,往往还都要送些孤灯。孤灯,是插在坟山的一角,也可是插在路边,田头等地,是送给那些没有坟墓、或者是因其它原因坟墓已经丢失、或者是已经没有后人了的逝者。送孤灯,大概也是体现出一种“人文关怀”吧!

除了这些外,还可以定点地送灯。比如,为了防止孩子溺水,在水塘边送上几盏。如此种种,送灯,是人们的一种精神寄托,或者说是一种许愿。

送灯的夜晚,尤其是在农村,成为了一个灯火辉煌的世界,农村里少有的奇观。观灯,也是从送灯开始的,这时候,闲下的人们边登上高处的山岗上,观赏漫山遍野的灯灯。

送灯、观灯之后,回到家里,继续在供桌上燃上香,依然要把各个房间的灯都点亮,直至次日天明。

玩灯

从正月十六开始,是玩灯的日子,有的持续到一个星期,有的地方持续半月。玩灯是个广义的概念,还包括玩旱船,玩龙,玩狮子,玩地灯(农村地方花鼓戏),从这村玩到那村,你来我往,有的玩到方圆十里。在夜晚,跟随的人们手里都打着灯笼,走在乡间的小路上,如同一条长长的巨龙。

玩到哪家,哪家就会拿出香烟,点心作为礼品,送给前来玩灯的人们。

玩灯,是大别山农村传统的文化娱乐方式,也是民间的一种交流。是一种畅想丰收、祈愿丰收的年度礼节。

在大别山民俗的灯节里,从试灯到玩灯期间,每逢夜里,从家里点亮的灯笼打出去后,也必须要亮着打回家。显然,点亮灯笼是一种福,一种吉祥的象征了!

在大别山的灯节里,我们看到了我们先辈留下的这笔独有的精神财富,看到了他们博大精深的精神世界。我们继承和发展这笔财富,有时还要冒着风险。“文革”时期,这些都是被作为“四旧”、“迷信”、“牛鬼蛇神”进行严格的封杀,尤其是送灯和玩灯。但人们依然在午夜、在三更潜伏到坟山,给先辈送灯,体现出大别山民间的一种顽强的信念。

改革开放后,一些民俗的东西开始渐渐恢复。灯节,又恢复了原有的风貌。只是,给移居在异乡的大别山人一道深深的乡愁!

中国智慧照明网广告位招商
中国智慧照明网logo
130558101_03 中国智慧照明网公众号
中国智慧照明网联系方式
中国智慧照明中国照明网站中率先提供免费发布中国照明信息的网站:投稿邮箱:hbzm@hbzm.cn,审核通过后会免费发布。可以登录www.hbzm.cn注册企业网站,发布公司信息。关注公众号获取照明招标信息。照明协会、照明学会等照明组织的信息免费发布在各大照明群免费推荐。欢迎各照明同仁能够多推荐照明微信群。三步免费获取中国智慧照明网pc端首页广告
发表评论
0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