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州马庄第31届元宵灯会如期举行 传统面灯得以接力传承_资讯_智慧照明网|中国照明行业专注智慧照明的网站手机版
照明文化
徐州马庄第31届元宵灯会如期举行 传统面灯得以接力传承
2017-02-12 21:51  点击:1585   作者:中国照明人
核心提示:徐州市贾汪区马庄第31届元宵灯会在民俗文化广场如期举行。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介绍,马庄元宵灯俗已经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的传统面灯又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元宵民俗。
      中新网南京2月11日电 (朱志庚) “这是老鼠、兔子、大公鸡......”一群天真的孩子围着桌子上展出的面灯高兴地指认着。2月11日农历正月十五晚上,徐州市贾汪区马庄第31届元宵灯会在民俗文化广场如期举行。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介绍,马庄元宵灯俗已经被列入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其中包含的传统面灯又是极具地方特色的元宵民俗。
 
      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有蒸制面灯的习俗

“元宵到,面灯俏”。正月十五元宵节,在徐州市贾汪区马庄有蒸制面灯的习俗。2月11日下午,86岁的姜洪兰老人和80岁的杨桂云老人便开始和面,备齐了食材、辅料,准备蒸面灯。

“要用温水和面,还要加点盐,把面和的硬点好做造型。”杨老太太忙活着。随后她们把面团放在桌子上捏捏揉揉,偶尔用剪刀裁剪一下,不一会儿,一只公鸡造型的面灯便做出来。面团经过两位老人“加工”,鼠、兔、龙、鸡....。。等造型的面灯展现在众人面前。

“把面灯放在锅里蒸熟了,在上面灯窝里倒点油,插个灯芯便可以点灯了。”杨老太太介绍,制作面灯时,一般还会在灯的侧面捏上折子,代表月份,面灯出锅时,哪个面灯里有蒸馏水,表示那个月份会有雨水。

“每年都给子孙蒸面灯,就图个吉利。”姜老太太笑着说,做成龙的面灯要等到农历二月二做成龙须面吃掉,寓意龙抬头,子孙身体健壮。

晚上18时许,马庄民俗文化广场上各式各样的花灯亮起来。奔腾的白马、啼鸣的公鸡、兔子、荷花......绚丽缤纷的花灯令游人驻足观赏。此间,一盏盏随风摇曳的面灯那泛黄的光亮散播着浓浓温馨。一群孩童围着造型各异的面灯惊奇不已。有几位手擎面灯沿街跑,大人们看到了还时不时逗笑说“灯下有虫”,孩子翻灯看时,结果油洒灯灭,大人孩子齐欢笑。

“马庄村每年正月十三到正月十五都举办灯会,马庄元宵灯俗已列为江苏省非物质文化遗产。”马庄村党委书记孟国栋介绍说,每年的灯会上都少不了传统面灯。在马庄,家家户户都会做面灯。面灯有数百年的传承历史,是北方面食文化的写照,正月十五点面灯祈福,希望新的一年风调雨顺。下一步,村委会还将把面灯的习俗进一步普及,进校园,让孩子们了解面灯的发展历史并传承下去。
中国智慧照明网广告位招商
中国智慧照明网logo
130558101_03 中国智慧照明网公众号
中国智慧照明网联系方式
中国智慧照明中国照明网站中率先提供免费发布中国照明信息的网站:投稿邮箱:hbzm@hbzm.cn,审核通过后会免费发布。可以登录www.hbzm.cn注册企业网站,发布公司信息。关注公众号获取照明招标信息。照明协会、照明学会等照明组织的信息免费发布在各大照明群免费推荐。欢迎各照明同仁能够多推荐照明微信群。三步免费获取中国智慧照明网pc端首页广告
发表评论
0评